张英
张英,曾用名张国英,字千子,号长缨,仙游县人。民国9年(1920)生。父张翁,务农为生,擅雕刻、绘画。张英7岁时即开始随父学画,并入塾读书。民国22年随父外出为寺院庙宇作彩墨壁画,当时闻名仙游武林岩的“林龙江历史传说故事”便出自张氏父子之手。民国26年张英拜李耕为师学画,技艺迅速提高,受业期间,曾与同学陈董在仙游举办联合画展。民国33年张英学画出师后,因父亲与姐夫相继去世,以卖画维持一家9口人的生活。先后在泉州、厦门举办个人画展,与黄羲、陈薰并称为“李门三杰”.在画坛崭露头角。
民国38年元旦,张英与李耕在福州南台青年会举办师生联合画展,深得好评,张英被誉为青年画家。1951年6月,张英从仙游到福州任福建省人民科学馆技术员,8月加入福建美术协会为会员,1952年8月,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同年底省人民科学馆撤销,成立省博物馆,张英留任博物馆干事。1953年他与漆器艺人沈忠英合作的脱胎漆器荷叶瓶,参加福建省首届工艺美展,获特等奖,1954年,张英加入省文学艺术联合会为会员。
1957年4月,他调到福州市特种工艺管理局任设计室技术员,同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58年1月下放到福州市工艺美术瓷厂任技术员,1959年他为人民大会堂福建厅绘制了山水画“武夷之春”、“闽江风光”和漆画“四季花卉”、“松鹤”等大屏风。同年9月,张英摘掉右派帽子,1961年调任福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设计员,并兼任福州市工艺美术学校教师。1962年张英创作的脱胎人物彩塑“洛神”参加福州市工艺美展,获一等奖。
1964年4月,他调到福州第一脱胎厂任设计员,此后定居于仓山区。他为工厂创作大量人物绘画,并培养一批青年技术骨干。1966年“文革”开始后,张英受管制和审查,-停止创作活动。
1972年10月以后,张英的历史问题逐渐平反,开始恢复创作活动。1976年他为鼓山涌泉寺塑一尊1丈6尺的大金刚,深受游客的好评。1977年他创作的人物彩塑“鲁班”参加省第二届工艺美展,获得优秀作品奖,此后张英的国画“羲之爱白鹅”、“草圣张旭”、“贺知章”等相继在香港及新加坡等地报刊上发表。在香港及南洋一带崭露头角。
1980年春节,张英的国画“十八罗汉”参加福州画院在于山举办的第二届榕城之春画展,博得盛誉。年底,张英被评为省副工艺美术师,受聘于福州画院及福州市国画研究会。1981年底,张英创作的“李白醉酒”、“怀素书蕉”、“弥勒佛”、“观音”等作品参加在香港举办的首届福建画展。1983年,张英应省政府邀请,准备一百余幅画稿,在香港、新加坡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取得巨大成功,受到高度评价。
张英秉性耿直,他的作品总是把传统题材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寄以人民的喜怒哀乐。民国37年,他为抨击当时民生凋敝的社会现象,创作一幅“粥少僧多”的画,并题词曰:“兵荒马乱尽饥民,粥少僧多谁为怜”。“文化革命”期间,他满腔义愤地画“钟馗捉鬼”图,寄托着对--集团倒行逆施的愤怒。--集团被粉碎以后,他连夜画“嫦娥下凡”,题上:“人间传喜讯,歌舞下广寒”,抒发人民欢乐的心情。
张英擅长古典人物画和雕塑,他的作品取材于道、释和历史人物故事,在其中寓于浓厚的生活气息。他擅长以工笔与写意相结合,粗、细线条并用的手法塑造人物,尤以佛像为佳。他在继承其师李耕奇拙泼辣的艺术技法基础上,兼收各派之长,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笔墨奇拙见清新,泼辣中含严谨,构图情景交融,意境深邃,人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色彩淡雅,朴实无华。
1984年9月,张英因患胃癌逝世。享年64岁。
下一名人:庄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