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赞化
潘赞化祖父潘黎阁,曾任清廷京津道台,举家迁居天津。赞化幼年父母双亡,由伯母戴氏抚养。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举家迁回桐城。光绪二十七年,同堂兄潘晋华与陈独秀、柏文蔚等人,在安庆北门藏书楼,组织“青年励志社”,从事反清宣传活动。他们的行动被清廷列为大逆,四出搜捕,潘氏兄弟被迫-日本,潘赞化入东京振武学堂学军事,并加入孙中山在东京组织的“兴中会”。不久,受孙中山派遣,潜回安庆,进行民主革命活动。光绪三十三年七月,徐锡麟在安庆刺杀恩铭捐躯,安庆起事失败,当局加紧追捕革命党人。潘赞化再次出走日本,入早稻田大学学习兽医。辛亥革命时回国。民国元年(1912),安徽都督柏文蔚委任其为芜湖海关监督。到任后整顿关卡,杜绝偷税漏税。所有税收,悉数上解上海同盟会,支持革命。对此,孙中山曾当面称谢。
次年,袁世凯派倪嗣冲为安徽都督,潘赞化遂卸任,寓居上海。民国4年,辗转到韶关,秘密进入云南,参加蔡锷护国军的讨袁活动,获“云南起义纪念章”一枚。民国16年,北伐军抵达长江流域,柏文蔚出任国民革命军33军军长,委潘赞化为副师长。后转赴南京,在实业部任科长。抗战爆发后随实业部到重庆。民国29年离职,携子潘牟徒步返回故里,倾心家乡教育事业,民国31年出任桐城孟侠中学校长。34年任桐城县临时参议会副议长。其间在故乡练潭潘家楼创办木崖、黎阁小学。
潘赞化身高体魁,长髯拂胸,举止潇洒。与僧尼、居士交往甚密,主张儒、释、道三元合一。行为怪异,乡人称为“桐城怪杰”。善诗,“九·一八”事变后,目睹国土沦丧,常以诗愤世,寓意禅林。他曾在佛教胜地九华山作七律一首寄陈独秀,诗云:“匈奴未灭不为家,卅载风尘两鬓华。故国已成俎上肉,时贤相厄眼中沙。白霜公子啁天水,赤铁道人练雪花。宇宙原来一桎梏,心藏丘壑自烟霞。”陈接诗后,亲笔草书吊屏,真迹今藏桐城文化馆。
建国后,潘赞化曾任安徽省文史馆馆员,1959年8月病逝于安庆。著有《二明亮轩诗集》印行传世。
潘赞化任芜湖海关监督时曾为青楼女子张玉良赎身,并结成夫妇,张玉良为感其恩遂改姓潘。潘赞化见张玉良聪颖慧质;对绘画有特殊爱好和天赋,遂为其延师授教,悉心培养。民国7年,潘玉良考入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后又在潘赞化的资助下赴法国留学,先后在里昂中法大学、巴黎国立美专习画,与徐悲鸿同窗。民国14年,复游学于意大利国立罗马美术学院油画班、雕塑班。民国17年归国,相继任上海美专西画系主任,南京大学油画教授,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名动画坛。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潘玉良再度旅法,其画作多次在法国、瑞士、意大利、希腊、比利时等国巡回展出,法国政府及博物馆、英国皇家学院均有珍藏。其中巴黎同立现代美术馆收藏她的雕塑作品有《张大千头像》和水彩画《浴后》。西方画坛誉其为绘画、雕塑两艺齐名的艺术家。1959年,潘玉良接受巴黎大学授予的“多尔烈”奖,由巴黎市长亲自为她颁奖。1977年7月,潘玉良病逝巴黎,葬于巴黎市公墓,碑刻汉字“潘玉良艺术家之墓”。1984年,安徽省博物馆将潘玉良的遗作2000余件自巴黎运回,其中部分作品曾在桐城县博物馆展出。
下一名人:张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