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祥白菊花
嘉祥白菊花在当地已有千余年的栽培历史。据传,远在唐朝时,在花林(今属嘉祥县马集乡)一带,有一农夫喜欢种植林木,特别喜欢种植菊花,故该地得名“花林”。此名一直沿用至今。明末清初,嘉祥白菊花发展到极盛时期。清乾隆三十五(1770年),江西南昌人熊茂秀在纸坊创办“恒春堂药铺”收购药材,其中嘉祥白菊花则为大宗。因嘉祥白菊花通过济宁航运上海,销往全国,故又称“济菊”。
嘉祥白菊花,在当地农民长期栽培选育下,形成了花大、色白、香味浓、药效佳等特征。因此,旧时中药用菊花,往往冠以“嘉”字,“嘉菊花”与“汶香附”齐名,堪称上品。它性凉、味甘苦,能疏风散热、清肝明目,所以嘉菊花是中医眼科和治疗诸风头痛的要药。在封建社会里,它曾是向朝廷进贡的贡品。因此,嘉祥白菊花作为药菊畅销全国,名扬药坛,价格高出其他菊花25%以上。
1977年,山东省药价所等有关部门,对嘉祥白菊花进行了专题研究和鉴定:认为该品种香气浓烈,其质量、性味、功能、有效成份等指标,均超过了“杭菊”、“毫菊”、“滁菊”等品种,具有鲜明特征,并正式命名为“嘉祥菊花”(简称嘉菊)。
嘉祥白菊花,历来多分布于纸坊、马集、满硐、城关等几处乡(镇),其他乡(镇)种植面积很小,不少家庭作为观赏植物进行盆栽。全县常年产药用菊花5万公斤左右(阴干后的菊花),多时达7.5万公斤以上,少时也有2.5万余公斤。
地域范围
嘉祥白菊花的地域保护范围为:山东省嘉祥县纸坊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6°25′~116°35′,北纬35°25′~35°33′,总面积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8万亩,区域内保护种植面积面积420公顷,年总产量63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特征特性:嘉祥白菊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60-100厘米,茎直立,基部稍木质化,多上部分支,叶卵形,边缘有粗大锯齿或深裂,基部楔形,有叶柄。叶表面具疏绒毛,叶下面具密绒毛。寒露至霜降开花,头状花序直径为3-4厘米,单生枝端或叶腋,呈伞房状排列,总苞片中央绿色,有宽润膜质边缘,具白绒毛。外围舌状花白色或浅黄色,中央管状花50-70枚,黄色,瘦果柱状,无冠毛,不发育。综上特征:嘉祥白菊花具有舌状花、茎部有苞片、圆球形伞房花序,楔形叶茎的特点。 2、内在品质及药用价值:《本草从新》对“嘉祥白菊花”的药用价值的阐述是“能益肺肾二脏,以制心火,而平肝木,木平则风息,火降则热除,故能养目血,去医膜”。云汽舒目,云水平肝,缓解眼睛疲劳,办公必备,自然养目,最佳饮品;清热下火,驱烦降燥,醒酒安眠,舒心养肺,淡然定天下,商务必备,淡然清心,最佳饮品;抗氧化,延缓衰老,抗炎症,预防癌变,防眼泡,安眠养神,居家必备,清身养颜,最佳饮品。嘉祥白菊花的主要成分黄酮1.90~2.10%;氨基酸1.55~1.65%。嘉祥白菊花的含有蛋白质≥12.0%、维生素E1.5×102~3.5×102㎎/㎏、锌≥25.0㎎/㎏、钙≥500.0㎎/100g、铁≥220.0㎎/㎏等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3、安全要求:大气、灌溉水、地面水、肥料、药防治都执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执行GB3095-1996大气质量标准、GB5084-19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3838-1988国家地面水质量标准、GB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上述标准的条文,在参照标准未被修订的情况下使用,若修订按最新国家标准执行。 4、包装标识等规定:包装:标志明显,产品、拼命、等级、重量、并注明检验人员姓名或代号。标识:在产品包装箱统一印制“嘉祥白菊花”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