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姜家村 | 隶属:北沟镇 |
行政代码:370684109 | 代码前6位:370684 |
长途区号:0535 | 邮政编码:264000 |
车牌号码:鲁F | 行政级别:村 |
大姜家村,位于北沟镇政府驻地西南10余华里,北依大耩,东靠丘陵,西接黄县平原,村南有蔚阳河流过,一条大路穿村而过。是远近闻名的小康村。现有300多户,800多人。姜姓占了大半,还有王、贺、管、刁等姓氏。 明朝成化年间(1465年左右),在山西小云南那里那里自然灾害严重,生产力水平低下,官府盘剥,天灾-,人们生活得极端困苦,每日里在水深火热中挣扎。被逼无奈,姜姓族人的一支决定东迁。他们在族长的带领下,拖儿带女,忍饥挨饿,逃荒要饭,背井离乡,长途跋涉,寻找着理想中的“世外桃源”,一个有山有水,土地肥沃,山清水秀的地方生存下去。几经展转,长途奔波,终于在天启年到了原黄县的姜家店子,勉强安顿下来。后因这里地处山区,土地贫瘠,风不调雨不顺,生产的粮食无法满足生活的需要,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其姜氏四兄弟(姜寅、姜义、姜学、姜春)商量说:“树挪死,人挪活,不能只在一棵树上吊死。”于是决定继续东迁。这一次他们举家迁到了诸由观北村东头,暂时居住下来。连续两年的好年景,生活逐渐好起来,姜氏兄弟还在村东盖起了庙宇,祈盼神灵保佑风调雨顺,安居乐业,五谷丰登,俗称此庙为姜家庙。但是在封建社会里,由于封建宗法观念的影响,宗族之间的斗争是经常发生的。姜氏兄弟在这里居住,生活倒也富足,但却受到村西头外姓的排挤、欺负,还经常发生械斗。几年后,大家一商量,觉得很难在这里长住下去,因此他们又开始向北迁徙。 到了渤海边上,撂下担子,搭起窝铺,种地捕鱼为生,转眼又是几年过去了。出海捕鱼,经常要在海中一座名叫沙门岛的小岛上落脚,这里人烟稀少,远离尘世,隔海官府远,倒是个可以安家的地方,于是姜氏兄弟又迁到了沙门岛上定居下来,在岛上过着自由自在的渔猎生活。有一年,官府把一些服刑的犯人发配到沙门岛,主要是为了防止犯人逃跑,便于加强对罪犯的管理。姜氏兄弟被逼无奈,只好离开海岛,从蓬莱港口登陆,沿着海边往西走。当走到北沟南大岗时,抬头南望,一马平川,一片地势平坦,草木葱茏,枝叶茂盛,土地肥沃的荒原呈现在眼前,非常适合于开荒种地,建立家园。大家一起动手,搭起了简易的窝棚,过上了安居生活。从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首先在窝棚后面开出了十几亩地,起名“窝棚后”。精耕细作,辛勤劳动,生活得到了改善。紧接着在“窝棚后”的西边又开了几亩地,起名“首排地”。随后“种子地”、“水沟地”、“小道西”、“大片地”、“长条地”等相继被开垦出来,在大耩的南边又开出了一片地名叫“埂下”,这些地名一直沿用到现在。 过了一段时间,人们发现这耩上冬天风大,茅屋的抗风御寒能力差,而且在大耩的南边是一个比较平缓的斜坡,坡下有一条 宽阔的山谷,谷底有一条大河即蔚阳河穿流而过,河的两岸也可以开垦出很多土地。这个地方傍水靠耩,背风向阳,是一块风水宝地,姜氏兄弟就把家搬到了“埂下”,现在村址的地方。为了耕种方便,后来老四搬到蔚阳河边居住,起名“小姜家”,老大、0、老三居住的地方,顺理成章的就叫“大姜家”。 姜氏兄弟定居以后,繁衍生息,增丁添口,规模扩大。后来更多的人们发现了蔚阳河两岸这个好地方,陆续又有八个村庄座落在蔚阳河的两岸。而大姜家村恰好处在这八个村的中心位置,像众星捧月一样。据《姜氏祖谱》记载:明朝成化年间,姜氏祖先移民于黄县诸由观、黄家店落户。后世兄弟四人,又从黄家店辗转长山岛,后迁徙于蓬莱此地落户。姜氏老大三兄弟居北安村,称为大姜家。老四独居西南安家,称为小姜家。延续至今已有二十多代五百多年了。 据姜氏老人说,姜氏大家在清末及民国初年闯关东谋生的特别多,多数人靠出苦力挣点血汗钱养家糊口,少数人偶遇机缘略有发展。据说闯关东的人形成了三个级别:一流的当掌柜;二流的学手艺;三流的跑堂出大力。反映了当时的人生百相、社会百态。姜氏人比较精明,有不少人混得不错,一有积蓄,就回老家建房置地。直到现在村中还有十几座晚清风格老房屋,坚固地屹立于村口街面,向人们展示着那段特殊的历史风貌。 村中古有一座大关帝庙,现今只剩下一些零星古届基石,破砖碎瓦。关圣帝君,是百姓崇拜的忠勇双全的武财神。曾是村民世代供奉、烧香祭祀、求福佑安的精神殿堂。 60年代整地改土时,在村庄的四周发现了十多处“油篓坟”,多以菱形花纹大砖砌建穹窿顶墓,墓内多无棺椁的痕迹,唯有平卧的白骨,也偶有坐式的堆骨。墓内有的出土一些金银首饰、铜钱之类,但多是只有罐碗陶器之类。对此类墓葬,民间多传为宋代“六十换甲子”的“丘子坟”。说明早有人类在这里繁衍居住,不知什么原因,离开了此地。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大姜家有十多人参军参战。当时他们是从栾家口乘坐舢板,冒着生命危险漂渡过海到了庄河,后北上过江,分在一个团部,其中一人牺牲于战场。 姜氏族人勤劳朴实,在这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土地上,用辛勤劳动换来了胜利果实,村民们幸福美满地生活着。大姜家村过去是一个贫穷山庄。改革开放以后,大姜家人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大力发展种植业,栽植了葡萄新品种,获得了较高收益,较早地脱贫致富,过上了小康生活。展望明天,大姜家村会建设的更加织锦铺绣,群众生活会更加美好。 附一:村中名人 建国后,大姜家村担任厅、局、处级以上的领导干部有20多位。 姜代晓,曾先后担任烟台市副市长、烟台大学-、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高教工委副主任、省科技厅厅长等职。 姜代玖,先在部队从事文艺工作,后转地方,任烟台美术博物馆副馆长等职。他多才多艺,创作设计的民间刺绣艺术品多件入选《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剪纸作品“胶东风情”荣获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优秀作品奖。服装设计群舞《细雨情丝》荣获华东会演一等奖。 附二:姜氏辈份排字 姜氏辈份排字为“英、思、州、天、运、中、文、盛、业、兴、世、代、荣、显、贵、德、玉、福、成、龙”等。前几世祖先,可能由于不识字,没有留下辈字。 注:姜世谭等回忆《姜氏祖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