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田庙村 | 隶属:李店镇 |
行政代码:411525118 | 代码前6位:411525 |
长途区号:0376 | 邮政编码:464000 |
车牌号码:豫S | 行政级别:村 |
一、地理位置 田庙村地处镇政府北部,204省道纵贯全村南北,属岗坡微丘,百分之九十以上是耕地。下辖田东、田西、桥头、银钱、许庄、东一、东二、西一、西二、毛岗、郑圩、下冲、柳庄、西地、黄圩、田庙、下圩、新兴等十八个村民组。 二、人口分布 全村现有农户727户2376人,其中男性1272人,女性1104人;劳动力1549人,外出务工1180人。 三、经济发展 田庙村是一个农业村,历年来当地勤劳的农民都注重农业生产,把农业放在首位,兴修水利,科学选种、育苗、施肥,走农业集约化道路。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村域规划进行土地整合和重新布局,使村域土地充分发挥其生产、生活、养殖等方面的功能。田庙村的工业和个体服务业逐步发展起来,并初具规模,对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全村可耕地2975亩,水面420亩,农作物主要是水稻,少量种植油菜、西瓜等经济作物。 四、基础设施 田庙村现有水泥混凝土路面约22公里,已实现组组通。目前增加规划的14条共18公里道路中,规划的原则是尽可能提高道路使用效率,方便村民生产生活。规划的18公里道路完成后,不仅实现了村村通、组组通,组内的主要道路也将进行硬化,方便农民的生产生活。 截至2017年底,田庙村已全部实现水、电、路、文、卫等基础设施配套。 五、致贫原因分析 田庙村自然资源贫乏,没有主导产业支撑,致使种植业发展也没有很好的基础,粮食产量低,村容村貌改变困难,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缓慢,贫穷帽子仍然难以甩掉。制约经济发展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村民思想观念落后、劳动力素质不高是制约村民发展的根本原因。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既是贫的结果,又是造成贫困的原因。许多贫困人口因贫困而失学,又因失学而成为新一代贫困人口。由于他们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管理能力,即便是外出打工收入也与非贫困户有很大差距。加之贫困户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小富即安,“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凡事都等国家和社会的救助。尽管有些贫困户有摆脱贫困的愿望,并不断努力尝试,但由于思路不清,观念不明,导致失败,最终失去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 (二)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大部分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或创业,孩子只能由爷爷奶奶们照顾,留守家庭、空巢家庭越来越多,由于务工子女收入低,不仅敬奉父母的生活费很少,而且很少回家探望,致使留守老人经济能力非常微弱,同时内心还承受着对子女的思念以及孤独寂寞的煎熬。很多农村孩子幼儿、小学阶段就被迫在镇上寄宿就读。还有一些家长为了照顾子女上学,只能寄居或租住在镇上,这样增加了家庭负担。而对于部分举家外出打工的农民而言,带孩子去城镇或城市上学,同样无形中也加重了经济负担,对于尚未根本脱贫的农民更是不堪重负。特别是高中生、大学生学费、生活费支出较大,一些贫困户家庭往往为了子女上学负债累累。 (三)自觉掌握科技知识意识欠缺。一些农民不适应现代科技运用,停留在小农经济意识层面,种植业和养殖业都只会按部就班地使用传统模式,如果遇到瘟疫或者天灾就会致贫,加上粮食和牲畜价格变动频繁,有时生产出来的实物不抵成本费用,从而老百姓感觉有时入不敷出,对发展种植业及养殖业积极性不高。 六、贫困分布 今年11月省县动态调整期间,田庙村高度重视、迅速反应、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全面宣传动员,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七类人员”村民小组评议活动,参与镇村干部17人,参与评议群众1000余人,在家人员全部参评,在外人员全部征求意见并电话告知评议结果。 通过评议,全村共清退不符合贫困户识别标准的4户10人,新识别进入0户0人,返贫2户9人,脱贫10户39人。 截至目前,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8户353人,含2014年脱贫户12户49人,2015年脱贫户10户43人,2016年脱贫户38户137人,2017年脱贫户10户39人,贫困户38户85人(其中一般贫困户4户15人,低保贫困户22户58人,五保贫困户12户12人)。 七、下一步扶贫工作思路及措施 田庙村的发展面临着自然条件、社会历史和村民落后思想观念等因素制约,更要做好田庙村的扶贫开发工作,加快贫困户脱贫,把田庙村建设成为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结合实际、解放思想、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带领依靠群众从田庙村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资源情况出发,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要积极向有关部门及第一书记单位争取一定的产业扶贫资金,每年扶持一定规模的条件成熟的村民发展种植或养殖,培养典型示范户,提高村民致富的积极性与信心,增加农村经济收入,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