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凤山墓
何凤山博士1901年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市桃花仑,1929年—1932年德国慕尼黑大学留学,1938年任国民政府驻奥地利总领事。其间,德国吞并了奥地利并开始残酷破孩犹太人,他们规定集中营里的犹太人只要能得到外国签证就可以离开奥地利免于死亡。但不少国家都“强调自身困难”,相继对犹太人签证亮起了红灯。何凤山博士不忍看着犹太人在维也纳被-,勇敢地打开了向犹太人发放签证的大门,从而使成千上万的犹太人拿到了去上海的“生命签证”,逃离了奥地利。2001年1月23日,以色列政府正式授予何凤山博士为“国际正义人士”称号,并将其名字刻入了犹太人大-纪念馆的“国际义人园”的荣誉墙上。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当年的“中国犹太人”纷纷重返故里寻根访友。有的来华投资经商,参与中国新一-发展的热潮之中,有的犹太朋友还加入了中国国际,直到今天仍在为中国的改革发展贡献力量。他们都没有忘记在中国度过的难忘岁月,都没有忘记“国际正义人士”何凤山的义举,更没有忘记何凤山给予的一世恩情。何凤山是正义的象征,是华夏之德、君子之道的象征。墓地的修建,是发展我市文化旅游,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文物资源与场所。2007年91月28日,益阳市举行了隆重纪念何凤山博士逝世10周年活动,以色列驻华大使安泰逸、前耶路撒冷大-纪念馆正义馆馆长帕迪尔教授等参加。同时,出版了《国际义人——何凤山》一书,由岳麓书社正式出版发行。
何凤山墓坐北朝南,采用中西结合的设计构思。整个平面即像一条游水的鱼,又像一只正在看世界的眼睛,这只眼睛里面一片绿色,春意盎然。从这只眼睛里面,人们感受到了幽静深远的意境、安静祥和的气氛。墓地由墓丘、墓围、纪念墙、广场组成,占地面积近850平方米。墓丘呈拱状,直径6.4米,高0.8米,由大理石砌成。墓基周围由浅黄色的石头和间以黑白卵石镶嵌圆圈图案构成,从墓穴由里向外用淡黄色的大理石砌成三道环形台阶,代表着何凤山博士一步一个脚印,最终叶落归根,回到家乡,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墓丘上立绿色大理石墓碑,高1.8米,宽0.9米,上阴刻楷书“何公凤山墓”。墓丘背后为汉白玉大理石砌成的墓围,高2.1米,呈弧形牌楼状。五开间,第二、四间分别镶嵌有何凤山博士的诗词与余秋雨先生书写的墓志铭。再后为一座半通透的弧形纪念墙,高2.7米,长22.05米,由块石垒砌而成。纪念墙象征着以色列耶路撒冷的西墙(西墙市当前犹太教最重要的崇拜物,犹太人民在这里得到心灵的寄托何安慰)。纪念墙上镌刻何凤山博士的生平和他拯救犹太难民的事迹以及被他拯救的幸存者的感谢辞。广场地面是由麻石和不规则且颜色不同的鹅卵石组成的一排排条状图案,泾渭分明,就像马路上的斑马线,寓意在何凤山博士的帮助下,犹太难民安全逃离纳粹的魔掌,获得新生。墓地周围种植有大量的松柏、翠竹等,整个墓地庄严肃穆、简朴大方。
2009年10月28日,益阳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划定了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其保护管理职能由益阳市文物管理处具体承担负责。
何凤山 (1901~1997) 何凤山(1901— 1997 ) 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湖南省益阳县(今益阳市赫山区)人,1901年9月10日出生于益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早年曾就读于挑江信义中学、长沙雅礼中学。1926年考取公费留学生,赴德国慕尼黑大学学习。1932年以特优成绩毕业,获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1935年进入国民政府外交部工作。1937年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