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 > 广东 > 江门市 > 名人

李长

  李长,原名伍松长,号列仑,籍贯恩平市。香港著名实业家,江门市荣誉市民。现任香港广联泰纺织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恩平市广联泰纺织企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香港四邑会所永远名誉会长,江门市政协委员,恩平市政协委员,恩平市侨联会名誉主席等职。
   1926年农历六月二十日,李长出生于恩平市沙湖上关村。父母是忠厚老实的农民,以耕田种地为业。他们劳碌奔波,含辛茹苦,养育子女。李长在6兄妹中排行第三,他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他在本村的树德小学只读了四年书,就因家境贫寒、经济拮据,不得不中途辍学。李长8岁那年,父亲不幸辞世。他深知家里贫穷,全家只靠母亲一人单独操持,不胜负重,15岁就出门谋生,以分担母忧。他曾经在本地的安金铺、新亚铺当了6年伙夫。他觉得替别人打工,收人微薄,只能糊口,毫无积蓄,不是长久之计,便立志独自到社会上去闯荡,以求一搏。他曾到本县的沙湖、牛江、圣堂等墟镇摆过小摊档,打过棉眙,但生意不景气,既辛苦又赚不到钱。他又改变主
   意做裁缝和布料生意。当时社会动荡,政治腐败,在那个兵慌马乱的年头,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尚且难以解决,根本谈不上买布做穿着,再加上奸商欺行霸市,大鱼吃小鱼,李长的裁缝布料生意只不过是小鱼一条,因此连连亏本,结果倒闭,终被大鱼吃掉。在社会上闯荡屡屡碰壁,使李长尝了创业艰难的滋味,迫于无奈,他只好与两位同乡好友商议一齐去香港另谋生计。当时香港有条规矩,凡是来港打工的人,必须买香港户口才准予居住。李长和两位同乡从家乡来到香港,一路上花费不少,身上的盘缠已所剩无几,如果每人都买一个户口,要花费很大一笔钱,他们根本买不起。但若买不到户口,想在香港立足谋生就成泡影。三人一筹莫展,还是李长聪明,他灵机一动,想出了一妙计:以三个人的名字合并成一个名字,将剩余的盘缠买一个户口。两位同乡赞同李长的建议。经商议,取两位同乡的李姓为姓氏,取李长原名伍松长的长字为名,买了一个“李长”的户口,以备查户口时轮流应付使用。李长对这件事终生难忘,他从此便再也没有使用自己的真实姓名。直到1949年,那时香港经济萧条,市场冷淡。工人失业倍增,找份工作实非易事。为了生存,李长便用面粉做公仔在街边摆卖,但生意惨淡,卖了一天,收入微薄,除去吃用,剩余有限。艰苦的岁月并没有使李长屈服,反而磨炼了他的意志。他以中国人特有的勤劳俭朴的作风和坚韧不拔的意气去拼搏。他早出晚归,勤摆勤卖,省吃俭用,经过日积月累,好艰难才积累到一笔钱。他便与两位同乡合资,购买了一台衣车,办起了制衣工场。他们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埋头苦干。李长头脑灵活,经常对旧衣车作一些技术上的改进,使工作效率不断提高,由于起货快捷,质量上乘,又讲究信用,故深得顾客信赖。他们的家庭式制衣场越办越好,得以逐渐发展,规模也不断扩大。在此基础上,李长终于创办了广联泰纺织企业公司。又经数年,李长靠着顽强的创业精神,在香港创办了三家工厂,有着雄厚的实力和良好的声誉。他的工厂已跻身于香港十大名厂的行列,成为香港纺织行业中的佼佼者。
   李长是在祖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第一个回家乡恩平投资办厂的香港商人。他为家乡的经济发展,为家乡的公益事业,倾注了满腔热情,作出了很大贡献,为邑人所称道,为旅外乡亲树立了楷模。
   早在60年代,李长事业成功,成为富商后,念念不忘家乡的建设,曾有过准备回家乡投资办厂,为祖国为家乡办点好事的夙愿。可惜由于种种原因,他无法如愿。到了80年代,祖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为李长报效祖国提供了良好条件。1983年,李长按捺不住几十年的思乡之情,不顾亲人朋友的劝阻,毅然踏上了回乡之路。他目睹家乡人民仍然未能摆脱贫困,深感不安。他还得知,家乡由于地理环境的制约,纺织业还是空白。为了帮助家乡人民早日摆脱贫穷,走上富裕道路,李长回乡投资办厂的决心更坚定了。他一回到家乡,马上找到县领导人,提出在家乡发展纺织业的宏伟目标。当时,华侨、港澳同胞商人回来投资未有先例。李长凭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保障,在恩平创办第一间合资外向型纺织企业“恩平广联泰纺织厂”。
   李长回乡投资办厂,在当地引起了轰动。有人说:“你不怕内地的政策变吗?”李长笑着自信地说:“一个人吃过甜酸苦辣后,就知道路该怎么走了。我相信中国的开放政策是不会变的。”有人说:“要建厂就建到广州、深圳去,怎么建到无技术力量的恩平去,这个地方又偏僻,这样能成功吗?“李长很乾脆地回答:“恩平虽然地方偏僻,无非运输路途远一点;资源缺乏的日本,无论是原料购进和大部分的产品售出,运输路程都足相当遥远的。至于技术,更不成问题,可以培训,也可以在国内其他地方甚至香港招聘。无论如何,这间厂我一定要办起来。”
   创办广联泰纺织厂,李长倾注了不少心血,付出了不少精力。他对选点、场地等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勘察,最后选定了地点适中的江洲镇。继而,他为厂带回了300台衣车、日产裁缝机和大小车辆一批:同时,他又选派了几十人到香港广联泰进行技术培训,为厂里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这批技术骨干后来输送到全县10多间制衣厂,为恩平的制衣行业造就了一批技术人材。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下,李长投资150多万港元的恩平第一家外资企业——恩平广联泰制衣厂终于开办了。步,接着再办织布厂、染整厂、制衣厂,形成生产一条龙的纺织联合体系,总投资金额1.3亿美元。其时香港有的富商纷纷把企业、资金转向北美和东南亚等地,他们及其家眷也怀揣“绿卡”,随时准备离开香港。而李长却把资金投入家乡,在家乡大办企业。对此,朋友们不可理解,子女们也好言相劝:“您头发都白了,何苦还操那份心呢?”李长却语重心长地说:“我们恩平人,树-丈,落叶归根!正因为我头发白了,更要抓紧时间为家乡办几件好事,再迟就来不及了。”在李长和恩平县人民政府以及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恩平广联泰纺织企业有限公司宣告成立,投资1300万美元的首期工程同时进入投产。
   李长是纺织业的行家。他认为,祖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技术上不能跟着别人的0跑,要选用最新的设备,尖端的技术,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经得起竞争。因此,在机械选型上,李长打破了向一家或独家公司成套引进设备的常规,采用分机种择优选购的办法。为要做到这一点,他不顾年近古稀,自费与专家奔赴全国大型纺织厂考察,又亲赴欧洲参加国际纺织博览会,奔波往返,不辞劳顿,从而引进了80年代最先进设备。
   自古商场如战场,很多人唯利是图,不择手段,终日算计,为钱奔忙。但李长不是这样的商人。他在重大的商务活动中,以企业的利益为重,胸怀坦荡。他引进的设备比国内其他厂家引进的同类设备少花了150多万美元。广联泰的涤纶纤维原料,要从日本进口,李长以他的名义与日方谈判。经努力,日方将价格由原来的国际标准价格每磅53至52美分降到每磅50美分,这里面有5万美元回扣。但李长没有将回扣截留自用,而是全部交由企业使用。按合同,李长可以在工厂生产成品中按优惠价格提50%归自己工厂使用,但他没有这样做。李长说:“要赚钱,向外国人赚钱,这才是。”
   制衣厂开办成功,家乡人民的热情而积极的支持,更增强了李长投资办厂的信心。他雄心勃勃,又于1984年4月向县人民政府提出了再兴办一家现代化大型纺织企业的构想:从办棉纺厂起真本事。
   李长的爱国之情,溢于言表。他参观过万里长城。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李长模仿万里长城,把广联泰纺织厂的围墙建成长城状,藉此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长城有八达岭,八达谐音发达,李长把广联泰生产的棉纱取名为八达牌,表达自己的事业与祖国的事业取得成功和兴旺发达的信念。
   在广联泰厂房铺地面石米时,李长发现铺的是墨黑色石米。他认为用这种石米铺的地板,不利于保护工人的眼睛,立即决定改用价格比黑石米贵两倍的仿翠玉石米重新铺设。既有利于保护工人的健康,同时也使工厂更具有现代化气派。
   棉纺厂合作成功后,李长并未满足于现状,并未停步歇息。他还继续投资办厂,扩大规模。1988年6月,他又与他的出生地沙湖镇合作,兴办了恩平广联泰沙湖纺织企业有限公司,总投资4500万美元。1989年元旦前后,恩平广联泰纺织联合工程第二期又宣告上马。新增36000锭纱机和1260头气流纺、牛仔布和针织布、染整、发电等5个项目。
   李长创办的广联泰纺织企业和沙湖等地的企业,为恩平提供了近4000人的就业机会,企业的经济效益也相当可观。他原来设想把广联泰的产品打到世界市场上去,打出恩平的威风,打出中国的威风。这一宏愿也达到了,八达牌棉纱是国际市场的-货,美、日公司竞相要求包销。李长希望恩平广联泰赚钱,因为只有赚钱,企业才能得到发展,才能吸引更多外商回来投资,广联泰要出口创汇,恩平才能增加财政收人,恩平才能富裕。这个目的也达到了。广联泰首期工程仅用了3年就收回成本,比原定计划提早了两年,1986年总产值4600多万美元,销售利润26%,出口创汇835万美元;1989年总产值超过4亿美元,相当于恩平工农业总产值的一半,成为恩乎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并被国家纺织工业部部长誉为“纺织新花”。
   李长回乡投资办厂成功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外商回恩平投资树立了榜样,使他们对在恩平投资办厂的前景充满信心。不少外商纷纷踊跃到恩平投资兴办各种企业;一些举棋不定、徘徊观望的港商在李长的带动和影响下,也消除忧虑,增强信心,在恩平办起了企业,自此,恩平掀起了港商投资热。
   在致力发展家乡经济的同时,李长还发扬了他一贯以来以慈善为怀的优良美德,积极捐助家乡的公益事业。早在60年代,李长在香港办厂时,就经常收留一些来港后无处栖身、生活困苦的乡亲,因而深得邑人敬仰,亲切称之为“长叔”。1980年李长回乡省亲,看到家乡的小学校舍破烂不堪,甚为关切,带头捐资25万港元作该校的办学经费,同时还发动海外乡亲共同出钱出力。在李长和旅外乡亲的鼎力支持下,,旧校舍于1982年被拆毁,取而代之的是一所全新的学校。乡亲们为之感激不尽,为学校取名为“关侨学校”。不久,李长欣闻恩平在鳖峰山下建一座规模大设备先进的新医院,心里特别高兴。他先后为新建的医院捐赠了X光机、电梯、血库等先进设备一批,合计总值97万港元。此外,李长还先后为兴建恩平侨联大厦、恩平一中、沙湖侨联大厦、沙湖中心卫生院、江门五邑大学和圣堂大桥、关村公路等设施捐资赞助,合计总金额150万港元。他的善举,为邑人所称道。
   李长在家乡带头投资办实业,捐资办公益事业,造福侨乡人民,做出了很大贡献。为此,江门市人大常委会和恩平市人大常委会分别授予他“江门市荣誉市民”、“恩平市荣誉市民”的光荣称号;恩平市人民政府还授予他最高荣誉奖——金匙奖。
你可能对下列名人会感兴趣
江门市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