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白水村 | 隶属:登塘镇 |
行政代码:445103101 | 代码前6位:445103 |
长途区号:0768 | 邮政编码:521000 |
车牌号码:粤U | 行政级别:村 |
白水村,辖涸溪、顶厝寮、埔头岭、哢村四个自然村。创于清明中叶,因村址南面山坳的白水岩古寺而得名。全村有柯、陈、蔡等姓。以柯姓人口为多,创村则以陈姓为先。2006年12月,全村4120人。 安丰公路沿村边而过,东南距登塘墟4公里,南面群山为屏,北面I公里有飞鹅山脉围绕。1976年以前西山溪穿过村中,西溪改道后己连成一片。聚落块状,占地0.8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318亩。从事农林业,主种水稻,甘薯,甘蔗,山地发展杉、松、竹、菠萝、什果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白水小学,就读学生来自白水,埔头岭、哢村、顶厝寮、涸溪,1985年在学小学生519人,入学率96.1%。 白自水村南面山上有名姓白水岩古迹,有明代摩崖石刻佛像。北面飞鹅山蕴藏锡钨等矿藏,村民有以采矿为业。 顶厝寮 顶厝寮村,创于清初。原村址位于西山溪旧溪道北岸高地,故名顶厝寮。背山面水,与白水村只一溪之隔,由郑姓迁入定居至今。1975年因西山溪改道,迁至东北面I公里原白水知青农场定居。 北靠飞鹅山,东南距登塘墟5公里。聚落成块状,占地0.05平方公里。 涸溪 涸溪创于廿世纪初期,位于埔头岭村前100米处,原属埔头岭刘姓之宅,后转卖白水村柯姓居住。因村址为西山溪旧溪道,故名涸溪,俗称旧溪,聚落成方块状。 埔头岭 埔头岭村创于明代,因背靠金狮山,前连荒埔,故名埔头岭。先有何、蓝等姓定居。清初刘姓从饶平迂入,现村民均为刘姓。 位于西山溪南侧,安丰公路边缘,距登塘墟4·5公里,聚落呈梯级块状,占地0.1平方公里,有330人,耕地198亩,山地2654亩,以次林业为主,主种水稻,甘薯,山地种植松、杉、竹、菠萝,什果。 村西南山中蕴藏优质花岗岩,云母含量高、质润,是石刻精料。 哢村 哢村创于宋代,原村址位于现址东南方100米的山坡上。因哢溪流经村前,故名哢村。原有蓝、曹等姓定居,以后它迁。清末有客家籍胡、谢两姓迁入定居至今。相传又一村名为清水村。 背山临水,藏于山谷中,东距登塘墟5公里,北面1公里与白水村接壤。聚落成梯级状,占地0·05平方公里,有150人,耕地100亩,山地1000亩,以农林业为主,主种水稻、甘薯,山地种杉、松、什果,也产中药材。 村西南的大坑寨峰顶,有先民定居遗迹,曾发现少量新石器时代石饰、石斧、石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