芶清泉
芶清泉先生1917年4月14日生于四川省邛崃县,1938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物理学科,194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44年任西南联大物理系助教,师从吴大猷先生开始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1946年至1947年任北京大学讲师,1947年至1949年先后任华西大学、中央大学讲师,1949年至1951年任四川大学物理系副教授,1951年至1952年任东北工学院物理系副教授;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调入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的前身)投入创建物理系的事业。1953年被高教部批准晋升为教授学衔,先后任普通物理、X光与金属物理、磁学、固体理论等教研室主任或副主任,1955年至1982年任物理系副主任(文革期间除外);1960年创建中国科学院东北物理研究所(长春物理研究所前身),兼任所长;1979年他受教育部委托在吉林大学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并担任所长;1982年调入四川大学(成都科技大学),先后创建了应用物理系、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高温高压物理研究所(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一所联合),均为首任系主任或所长,并建立了首个原子与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学科。
芶清泉先生长期从事原子与分子物理、高压物理和物理力学的研究,为学科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长期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中,他提出从原子分子相互作用出发研究高温高压下物质结构、状态及其变化规律的学术思想。为了适应尖端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1963年在钱学森先生的提议下,芶先生积极开展了物理力学中的高温高压物理问题的研究,提出了解决百万到千万大气压范围内固体状态方程的新方法;1966年2月他与钱学森一起主持召开了我国首届原子分子物理与物理力学学术讨论会,促成了两门学科的长期合作与相互促进;1975年他出版的学术著作《人造金刚石》,是国内该领域的第一部专著;1977年他主持制订了我国第一个原子与分子物理发展规划;1978年他主持制定了我国物理力学的发展规划。他对人造金刚石合成机理的研究成果大大促进了中国和国外该领域技术的发展。他在吉林大学开创并领导的高压物理与超硬材料研究工作,为后来的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芶清泉先生曾任国家科委物理学科组和冶金组成员,中国科学院东北分院院务委员会委员,中国物理学会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名誉主任,中国力学学会物理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名誉主任,四川省物理学会理事长;《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创刊主编,《高压物理学报》首任主编,国际著名期刊《TheJournalofPhysicsandChemistryofSolids》顾问编委,国际期刊《JournalofAtomicandMolecularSciences》主编;美国克里斯坦森公司高级科学顾问。
下一名人:李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