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江槟榔
康熙间元江知府章履成,有《元江杂记》五首:述元江风土人情,其中云:十树槟榔中户产 两栽粳稻上农田。
其自注说:每树槟榔成熟,可得一金。稻谷一年两熟至三熟,在清初元江种槟榔已是当地人民的重要收入,有十树槟榔即等于中户产业。槟榔在元江,向来是文人骚客的重要题材,留下不少《槟榔词》,《槟榔赋》。
元江坝子气候炎热,终年无霜,为槟榔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环境。清初《元江府志》有种植槟榔的简略记载,当时就驰誉滇南。槟榔鲜品青果,剖开后用藤条穿串。干果称“壳槟”,将壳剥去晒干存储名“槟仁”。槟榔药名大腹皮,是元江民间极普遍的待客食品,故史籍上有槟榔得名于客人雅称“槟郎”的记述。成串的“槟榔吊”是家里逢年过节和办喜事的陈设品。“看(馈赠)槟榔”是青年男女相爱定情的特有方式。元江傣族、白族地方的男女老少都有嚼槟榔的习惯,将槟榔入口细嚼,其色渐呈殷红,染唇如蔻丹,红潮阵阵涌上面颊,像喝醉了酒。
其自注说:每树槟榔成熟,可得一金。稻谷一年两熟至三熟,在清初元江种槟榔已是当地人民的重要收入,有十树槟榔即等于中户产业。槟榔在元江,向来是文人骚客的重要题材,留下不少《槟榔词》,《槟榔赋》。
元江坝子气候炎热,终年无霜,为槟榔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环境。清初《元江府志》有种植槟榔的简略记载,当时就驰誉滇南。槟榔鲜品青果,剖开后用藤条穿串。干果称“壳槟”,将壳剥去晒干存储名“槟仁”。槟榔药名大腹皮,是元江民间极普遍的待客食品,故史籍上有槟榔得名于客人雅称“槟郎”的记述。成串的“槟榔吊”是家里逢年过节和办喜事的陈设品。“看(馈赠)槟榔”是青年男女相爱定情的特有方式。元江傣族、白族地方的男女老少都有嚼槟榔的习惯,将槟榔入口细嚼,其色渐呈殷红,染唇如蔻丹,红潮阵阵涌上面颊,像喝醉了酒。
下一特产:通海豆末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