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街清真寺
后街清真寺历史悠久。据《天水县志》记载,“创自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其殿五楹,琉璃碧瓦,丹楹刻桷”。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秦州重建清真寺楼碑记》赞曰:“其势嵯峨,高压岳阳斯楼也。”
后街清真寺建筑合理,雄伟壮观。清真寺原为三进门:头道门位于澄源巷北口,为三间木结构牌楼,斗拱处竖书“清真寺”,门楣横书“渐入福地”,“诵经法祖”;二门在大寺巷内,为单檐大开间牌坊,-“常乐界”三字,背书“抵报元功”、“清真古教”,传为康熙御题;第三道门是坐北向南三大间过厅进入寺院,古柏、大殿、木楼相互掩映,庄严肃穆,穆斯林沐浴礼拜,其景融融。可惜在“文革”中,遭到严重破坏:牌坊、山门、“姆拉楼”被拆、数株古槐、香柏被砍伐。据国家文物局专家在天水考察后说,在全国三万余座清真寺中,此类宣礼木楼建筑仅有两座,被拆毁,实在可惜。
礼拜大殿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明成化四年(1468年)扩建,保存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礼拜大殿由前殿五间、后殿三间、前卷棚外廊三部分组成,通长22.3米,进深19.3米,全殿内只有两根粗大明柱,系具元代减柱遗风的明代宫殿式木结构建筑。顶为歇山单檐,琉璃碧瓦;正脊为莲花缠枝图案,中起塔亭宝盖,兽吻吞脊,且似兽非兽,体现出伊斯兰教的哲学理念。后殿四面角梁起檐,屋顶暗卷接水,风格异于其它建筑。大殿屋顶以青色方砖做栅板,白灰勾缝,据古建筑专家讲,方砖栅板为典型的明以前建筑。大殿正门为五开间四扇门,可折可装,雕刻精美考究,上眉格为透花“金钱艾叶”图饰,构图文雅、刀法娴熟,保存完好。
寺内现存石碑五通,但最珍贵、历史价值最高者是“秦州重建清真寺楼碑”。秦州重建清真寺楼碑,镌立于“明嘉靖癸卯岁”(1543年),距今已有460多年历史。该石碑为汉白玉琢刻而成,保存基本完整,文字清晰。石碑正面汉语《秦州重建清真寺楼碑记》、用欧体楷书写就,共19行;背面为阿拉伯文碑记,共34行。汉语碑文前半部分记述了后街清真寺的始建年代和历史沿革,后半部分对修建历时9年的“姆拉楼”作了描述和赞美。阿语碑文通篇记述了清真寺的功能、修建清真寺的功德、进寺礼拜的好处等。该碑是甘肃境内最早的阿拉伯文碑刻,其碑记是非常重要的回族文献,它们除了在语言学、文字学方面的研究价值外,对研究元、明、清三代西北伊斯兰教传播和发展史、回族源流史、中阿文化交流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6年5月,后街清真寺作为明至清时期的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景点位置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人民西路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