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三重境界 天地、社会与心灵清明(3)

薰衣草

一首诗里出现了三次“清明”,他只想告诉新君王,自己当年救助他,并不是希望获得荣华富贵,而只是希望新的君王能够经常“自省”,而他对君王的谏言,会以无形的力量来传达,他以死来谏君王,要勤政于民,问政之时要“清明复清明”。“清”就是法制与规章明晰,就是清廉而无贪腐;“明”则是光明正大,阳光政治,而不将公权在暗中运作,造孽于民。

晋文公将绵山改名为介山,并设庙以祭之,每年清明这一天都会亲临介山祭祀介子推,表达感恩与省思,但一个献身者只能感动一个君王,只能让一代君主“清明”,如何保证朝朝代代君王清明,用什么方式来保证,先人们并没有去探询,也没有找到一个制度来加以保证。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清明节,也是一个政治清明的节日,天地清明(自然)、心灵清明(人心)、政治清明(社会),这是清明节的三重境界,借着清明节这样的日子,让我们共同省思我们节日文化的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人文意蕴。

上一页2/3下一页

热门推荐

阿诗玛的故事

斐济的习俗礼仪

福建根雕艺术

高山族有趣的吃鱼戒律

山东桓台婚俗

陕西骊山仁宗庙 人祖庙

中国人的“锦鲤”崇拜

江苏常熟尚湖锅浴风俗

沙特阿拉伯婚礼习俗

河北武安特色小吃 武安烩菜

巴中市恩阳区鳌溪河的由来

河南林州天平山明教禅院

达斡尔族艺术

希腊普洛蒂·玛佑节

广东潮汕陈慈黉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