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红
李晓红,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59年6月生,重庆合川人。1978年考入重庆大学采矿系,1993年获工学博士学位,1989年至1991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并做研究助理,1996年3月至8月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做访问学者。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历任重庆大学资环学院副院长、院长,副校长、校长,兼任重庆市科协主席。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水射流理论与新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煤炭学会常务理事。
自1982年以来,长期致力于水射流技术及其在煤矿安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是我国矿业工程领域学科带头人之一,针对我国复杂煤矿瓦斯灾害严重这一重大安全问题,提出了超前防治灾害与煤层气开采利用一体化的学术思想,发明了一种能产生脉冲应力波和声震波的气、固、液多相振荡射流,创新性地研发出多相振荡射流在煤层中网格化造缝增强透气性和强化瓦斯解吸技术,自主开发出超前治理煤矿瓦斯灾害成套装备,已在重庆、四川、贵州、山西、河南、安徽等近50座煤矿推广应用,为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成果已被财政部列为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在全国起到了一定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发明一等奖4项(均排名第一),国际性学术奖励2项,获发明专利4项,出版著作2部,发表论文170余篇。曾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资助。
人物履历
1978-1982年,重庆大学采矿系矿山机械专业学习
1982-1985年,重庆大学采矿系采矿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5-1991年,重庆大学采矿系党总支副书记、系副主任(其间:1989-1991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1989-1993年重庆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
1991-1994年,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
1994-1997年,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院长(其间: 1996年3月-8月澳大利亚Queensland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1997-1998年,重庆大学校长助理、科研处处长、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院长
1998-2003年,重庆大学副校长(其间:2002年教育部第一期高校中青年校级领导干部专题研修班学习;2002年澳大利亚影子校长跟班学习)
2003-2010年,重庆大学校长(2004年7月明确为副部长级)
2010-2016年,武汉大学校长(副部长级)
2016-2017年,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2017-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
2011年12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自1982年以来,长期致力于水射流技术及其在煤矿安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是我国矿业工程领域学科带头人之一,针对我国复杂煤矿瓦斯灾害严重这一重大安全问题,提出了超前防治灾害与煤层气开采利用一体化的学术思想,发明了一种能产生脉冲应力波和声震波的气、固、液多相振荡射流,创新性地研发出多相振荡射流在煤层中网格化造缝增强透气性和强化瓦斯解吸技术,自主开发出超前治理煤矿瓦斯灾害成套装备,已在重庆、四川、贵州、山西、河南、安徽等近50座煤矿推广应用,为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成果已被财政部列为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在全国起到了一定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发明一等奖4项(均排名第一),国际性学术奖励2项,获发明专利4项,出版著作2部,发表论文170余篇。曾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资助。
人物履历
1978-1982年,重庆大学采矿系矿山机械专业学习
1982-1985年,重庆大学采矿系采矿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5-1991年,重庆大学采矿系党总支副书记、系副主任(其间:1989-1991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1989-1993年重庆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
1991-1994年,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
1994-1997年,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院长(其间: 1996年3月-8月澳大利亚Queensland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1997-1998年,重庆大学校长助理、科研处处长、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院长
1998-2003年,重庆大学副校长(其间:2002年教育部第一期高校中青年校级领导干部专题研修班学习;2002年澳大利亚影子校长跟班学习)
2003-2010年,重庆大学校长(2004年7月明确为副部长级)
2010-2016年,武汉大学校长(副部长级)
2016-2017年,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2017-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
2011年12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下一名人:王太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