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 > 河南 > 开封 > 名人

李村人

  李村人(1898.9~1979.4),字世静,河南省兰考县人。光绪三十一年(1905),入考城县第一高等小学堂读书。4年毕业后,继读私塾,博览群书,从而奠定了传统文化深厚的功底。1918年任教于考城高等小学。1929年,应聘于抗日英雄吉鸿昌所创办的扶沟中山小学校,先后任教师、校长。1930年10月,李村人与吉鸿昌、吉鸿昌之父及中山小学校长(此时校长为郝子固,后为李村人)、教师的一张合影,今存于其女李竹泉处(河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后任扶沟吕潭中学校长。1935年,李村人在考城第二完小任教。1938年6月,日军侵占考城,他不满军国主义的奴化教育,居家潜心研学。抗战胜利后,迁居开封西棚板街,在河南图书馆任职员,至1948年开封解放。
  50年代初,李村人即从事开封历史文化研究。为使广大群众了解开封的历史文化,他用胶泥捏成"开封城图",放在四方小桌上,摆在老府门(地名)等大街路口,义务给过往的行人讲解。常常被围得水泄不通,成为街头之一景,一时之趣话,李村人被誉为街头文化人。报社的记者闻讯赶来,希望他把演讲的内容写成文稿。于是他以《闲话开封》为题写成系列文章,在1956年12月至1957年2月的《河南日报》上连载8期,他又在《闲话开封》的基础上编著成《开封名胜古迹散记》一书,1957年12月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1958年学术界兴起蔡文姬热。人们只知道蔡文姬是陈留圉人,但都说不清详细的故里地望。李村人为查清蔡氏故宅遗址及蔡父、蔡祖的墓地,就用其女婿孔岩的自行车(当时不通公共汽车),骑车进行实地考察。天不亮出发,黄昏回来时已摔成泥人。此举虽受家人心疼的批评,他却为自己得到真知而高兴。他来到蔡文姬父亲及祖父的墓前,又亲手抚摸过蔡氏故宅的遗址。李村人根据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的结果,撰写《关于蔡文姬故里的资料》的论文。该文收入1959年11月中华书局出版的《胡笳十八拍讨论集》中。书中还收有郭沫若、谭其骧等名家的文章。
  李村人还写有大量未经发表的手稿,主要有《东京史地考》、《开封胜迹图考》以及有关开封人物、古迹、宗教、战争、河流等内容的手稿45份。他还写有《开封新八景》诗及《尘体诗》800首。
  1962年4月,李村人参加开封历史文物调研组,调研组即是后来的文管会,"文革"前夕改为文管会办公室。他负责城墙方面的工作,搜集整理了几十万字有关开封城墙的原始资料,为掌握具体的数据,他多次徒步考察并步量城墙。
  "文革"后,李村人自觉年事已高,想抓紧将自己的知识奉献社会,于是给郭沫若写信要求参加编写组。因郭老病重,-亲笔来信(1978年7月)给予支持鼓励。当时市革委未办,李村人自己在家赶写文章,不幸染病,1979年4月17日在开封去世。
  李村人为其四叔、辛亥革命志士李心昂所写的回忆文章《李心昂事迹》,载入《河南文史资料》第六辑(1981年9月河南人民出版社)。
  50~70年代,孔岩为李村人的得力助手,曾参予李村人写作并搜集资料。孔岩,又名孔繁铎,1939年6月生,河南省杞县人。1957年毕业于开封师专。先后在学校、机关工作,副教授。曾任四届市政协委员、常委,两届市政协提案委副主任。为开封市《水浒》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河南省孔子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主编、参编著作10部。名及事迹收入《中国专家名人辞典》、《开封社科名人》等书中。
  注:《兰考县志》记李村人1981年去世,误。其它内容亦有错。
你可能对下列名人会感兴趣
开封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