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普光寺
据大庸县《乡土志》记载:“明永乐十一年(1413),指挥使雍简建。”清雍正十一年(1733)至光绪十七年(1891),多次修葺。现存建筑有大山门、二山门、大佛殿(大雄宝殿)、二佛殿、观音殿及左侧高贞观、玉皇阁等,占地8618平方米。
大山门:建于清乾隆五十年(1875),民国25年(1936)重修。庑殿形式,面宽15.6米,进深7.8米,正门作重檐歇山顶,布小青瓦,门额悬浮雕贴金“普光禅寺”横匾。二山门与大山门互相对峙,规模亦相同。
大佛殿(大雄宝殿):清康熙二十四年(1708)重修,以后各时期均加修葺,面阔5间,进深3间,高8.5米,面积为318平方米。殿内木金柱8根,檐柱24根,每个梁架用3个大梁、2根抱头梁穿插重柱、檐柱,构成六架梁的人字形构架,十分坚固稳定。屋脊饰龙凤,两端兽尾,中置宝顶。四根金柱雕刻蟠龙,外檐斗拱24攒,双面昂嘴。内檐斗拱112攒,较为粗大,全不承重。斗拱分二、三、四层不等,均有纹饰。木构天花藻井、彩绘飞禽走兽及神话故事,工艺精湛。殿前设木雕花槅页门、棂格花心形式多样。裙板木刻图案各异,均为神话故事,上施彩绘。殿内东西两侧原钟、鼓楼为新近修复。
二佛殿(罗汉堂)及观音阁后为高贞观。这是普光寺历史年代较早的一座重要的古代建筑。面阔21.4米,进深11.4米,总面积224平方米,单檐歇山顶。青石柱础,形制不一,有素覆盆式,也有方柱形,工艺精粗也不尽同。柱础上有木櫍。木柱上端全部用大斗拱撑托梁枋。下垫特大雕花角脊。从梁、枋、斗拱、驼峰的规制观察,高贞观应为元末明初时期的建筑。此外还有玉皇阁。
普光寺在总体布局和建筑结构方面,反映了元、明、清各个时期的特点和风格。
1959年1月24日,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112。
信息来源:湖南文物概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