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庸天门书院
天门书院位于湖南大庸(今张家界市)三岔山乡水洋村天门山麓。清乾隆慈利拔贡皇甫如森在所纂嘉庆《慈利县志》中写道:“书院之名,肇于唐,盛于宋,而浸广于元明……旧邑有书院六:天门、聚奎、环溪并建于元代,清溪、月川、羊山建于明世。”元朝时永定属慈利辖,天门书院居慈利州六书院之首。书院多为民办,供奉文昌帝君,不供奉孔子;州学、县学称学庙或文庙、孔庙,系官办,供奉孔子,而不供奉文昌帝君。
天门书院由隐士田希吕于元大德七年(1303)创建。此前有一位从四川来的“义不臣元”的官吏王申,征得长老和尚的同意,在天门山开馆办学,讲授孔孟之道。“先世蜀人,徙居天门山下”的田希吕闻王申在山上开馆办学,以老乡身份,说服父亲和几个叔叔上山“受教,乐闻其说,思结屋以馆公。会大德七年癸卯改慈为州学”,“乃请于官,建学宫,立礼殿讲堂,具祭器,置学田二百亩。提学官闻于朝,名之曰天门书院”,有礼殿、讲堂、门庑、庖库等,朝廷赐额,聘其为山长讲学。他“据经引史,开析疑义,断断禺禺,有如邹鲁”,对开启山民之智多有贡献。书院始建在天门山中,“傍邻獠峒,职教罕至”,因年久失修而“摧腐”,后由田怀德“输财力”,“度地于澧水之阳,天门之麓”而另修。永定卫“士民怀道,鼓箧而至”。至正年间,慈利周监阿思南海牙修葺。建院18年时,山麓杨中进士,擢升待制翰林。建院47年时,县人张兑又中进士,授翰林国史编修,受到皇帝接见。当时,一个县出了两个翰林,世人刮目。元至正十二年(1352),书院毁于战火。近年于天门书院原址重建。
下一景区:天罗山古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