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樟厝洲村 | 隶属:江东镇 |
行政代码:445103114 | 代码前6位:445103 |
长途区号:0768 | 邮政编码:521000 |
车牌号码:粤U | 行政级别:村 |
樟厝洲村 樟厝洲原名礼乐乡。南临韩江,隔江与东凤相望。东领谢渡,西接渡头,北连塔社。耕地面积约600亩,人口2601人(不包塔社)、地势高,为沙质土。韩江之滨有“东凤”津渡、来往频繁。 明正德年间,先祖东浦公由福建移居鳌头乡(今东凤大洋村有林厝崛遗址),尔后传至遗香公移居文路卓(会东凤文路卓村),于清康熙三十年(公元一七0三年)迁居樟厝洲,历十四世,迄今三百零三年)。 明末清初,村民有章、林、陈、周、蒋、郭、黄、杨等姓氏。几经沧桑。诸姓氏逐渐消逝,至民国初时,黄杨均改为林姓。尔后,由林陈传延至今。先祖迁居于此,已有樟厝洲其名,故一直沿用至今。 北面塔社林,原有林,方,高三姓,自一九五0年为樟厝洲辖管。塔社村于明嘉靖中叶来此定居,原叫“塔仔”。林姓于明代由澄海樟林迁入,高姓是由揭东县埔田乡迁入。方姓于清朝时经潮安县浮洋仙庭村迁入,三姓同居,一直至今,和睦相处。 一、农业、经济。 樟厝洲先辈躬耕务农,以田耕为主,前土地多为东凤,龙湖豪绅所有。故经济基础底子薄。村里土地为沙质土,高低悬殊,历来为经济作物区。主要农产品以甘蔗、花生、大豆、甘薯为大宗。一九六0年洪水冲击,泛滥成灾,“南星园”近百亩地积沙成滩,灾后复产,把游沙搬成小丘,六九年村党政提出:“迫沙埋地下,叫地下土翻身。”经两月奋战,把沙丘搬走,逐年进行平整,扩大耕地面积,修筑排灌系统,改变生产布局。七二年大力发展药材生产,主要有党参、菊花、淮山、生地等。是时成为潮安县药材生产基地。改革开放后,改变生产方式,增加经济收入,以蔬菜、玉米、竹笋、香蕉为主的经济作物。 二、学校教育、名人 前全村有4所私塾,民国时为6所,1945年并为一所,称为“江东乡第七保第三国民学校”。1950年称为樟洲小学。1995年,村筹资及海外侨亲捐资,兴建新学校,占地10亩,建四层教学楼一幢,总面积2230平方米,投资总额160多万元。现有学生320人,教师12人。 解放以来,大专院校毕业生有90多人,博士一人,硕士一人,高级教师二人,处级干部以上七人。 光绪年间,先辈志厚公任恩骑尉,戍职揭阳;民国时有楚南公任永定县丞,后出任澄海县长,有德三公就读黄埔军校,毕业后任族长,后居台湾;有英利公毕业于中山大学,任韩山师范教务主任,潮安县教育科长,镇反时在狱中去世。 三、工副业 工副业生产,以农促工,工农并举,发展全村经济。1971年,村办竹器厂主要产品为竹盘、碗、筐、粪箕,相持十多年;1987年村办起服装厂——现有大小服装厂、机绣厂10多家。其中瑞发制衣有限公司为全村之最。公司占地面积12。5亩,厂房6500平方米,工人250人,年创产值4500万元,占交年税率250万元。现村民人均收入4000多元。 四、精神文明与卫生保健 一九五四年,村有“群艺”剧社,曾多次参加县镇汇演,相继而来有“永乐乡”锣鼓队。1991年潮州大桥暨江东大桥落成剪彩锣鼓队应邀参加庆典活动。一九五八年,村建立接生站,1964年,建立保健室。目前,村保健室有4家。 五、华侨与家乡建设 樟厝洲村旅居海外华侨300多人,主要分布于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厄瓜多尔等国家。1986年,族泰华侨林英育先生慷慨解囊,捐资兴建敬老院;1992年,旅厄瓜多尔乡亲林旭镇先生,林佩珊女士捐资重修林氏宗祠。2006年林佩珊、林燕芬女士为全村480名60岁以上老人捐赠压岁金暨潮州一日游。林惠藩捐建“瑞发”路12万元,改造大地绿化带27万元,建校3万元,建陵园2万元,总计44万元。林伟鹏学校大门8万元,林树亮、展兴兄弟建福兴路14万元。侨胞捐资建陵园一座,占地二亩,总建筑面积1330平方米,耗资40万元。村先后建环村道,铺设水泥路总长3000多米,总投资170万元,并配上绿化带,美化村容村貌。82年以来,全村建新房共300间,这是史无前例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