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 > 甘肃 > 临夏州 > 名人

胡廷珍

   胡廷珍(1902—1933),字玉芝,家住临夏市小什字(今学前中心)。少时家道殷实,7岁人私塾读“四书”、“五经”。后聘名师教习书法、国画,练就一笔刚劲挺拔的北魏体书法,其国画亦功底不浅。民国八年(1919)胡廷珍以优异成绩从临夏凤林学堂毕业,考入兰州法政学堂。因校方停发助学金,他和同学赵文炳等带领学生--,反对校方停发助学金,校方迫于压力,恢复发放助学金。学潮平息后校方以带头“闹事”为由,将胡廷珍、赵文炳开除学籍。民国十年(1921)胡廷珍只身到北平(今北京)求学,考入北平朝阳大学,在此接触革命真理。他积极参加-,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得到党组织的培养,民国十三年(1924)加人中国共产党。次年暑假期间,奉党组织之命,回兰州进行革命活动,联络兰州中学、政法学校学生60余人,赠送进步书刊,宣传马列主义、十月革命成功的意义,宣讲唯物史观和国共合作、打倒军阀,联俄、联共、扶助农工韵新-思想。号召同学们做有为青年,为争取民主和自由而献身,他的宣传犹如春风,吹遍兰州校园。并动员介绍胡兰裕、田志仁(和政县陈家集人)到广州投考黄埔军校,这些青年参加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投身革命,做出了贡献。
  民国十五年(1926)3月18日,胡廷珍参加李大钊领导的北平“三一八”-,在天安门广场-演讲,抨击日本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会后-队伍到铁狮子胡同向段祺瑞政府-时,惨遭-镇压,酿成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胡廷珍不顾个人安危,掩护同学,救护伤员,组织同学做好善后工作。胡廷珍面对军阀政府的惨酷镇压,毫无惧色,义愤填膺,为纪念烈士,编印甘肃籍同学《李闽学烈士纪念册》,以弘扬烈士事迹。反动-搜捕进步同学,胡廷珍在重点搜捕之列,北京无法存身,同年6月奉党组织之命,南下广州参加黄埔军校工作。在此期间积极开展党的组织活动,宣传党的路线及主张,其工作得到党组织肯定和表扬。
  民国十六年(1927)初,国民党大肆搜捕共产党,-笼罩全国,胡廷珍奉命到西北冯玉祥“国-军”总政治部工作,以避追捕。胡廷珍十分惋惜失去学习深造机会,但一接到党组织指示,就毫不犹豫地到“国-军”政治部开展工作。3月由冯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刘伯坚(共产党员)与中共陕甘区委联系,派他同王孝锡、马凌山、保至善以“西北政治委员会特派甘肃省党部党务委员”身份到兰州整顿甘肃国民党党务,改组国民党省党部,胡廷珍任甘肃省工商部部长。利用在全省开展国民党党务活动的合法身份,根据党的指示,改组成立新的中国共产党甘肃特别支部,胡廷珍任书记。为了适应革命发展形势,把党的活动推向全省,发动工农群众,相继在兰州建立农会、工会、妇女联合会,创办《妇女之声》刊物,宣传妇女解放的真理,成立“甘肃青年社”,组织和发动青年积极投身革命。
  胡廷珍以国民党特派员身份到临夏视察国民党党务时,帮助在国民军驻临部队中的地下党员李印平及杨松轩、傅绣、李剑虹(又名李和琴)成立“中共导河特别支部”,并创办《工农之声》刊物。在创刊号上旗帜鲜明地提出“打倒军阀,打倒-污吏”的口号,引起震动。成立“导河青年社”,组织发动青年,在凤林学堂开办唯物史观讲座,宣传马列主义,使封闭的临夏风气为之一新。民国十六年(1927)4月28日,反动军阀张作霖杀害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消息传来,激起各界人士共愤,胡廷珍和中共导河特支组织群众,开展纪念李大钊活动。5月7日,在东关庙广场召开有600余人参加的悼念李大钊烈士的追悼大会,胡廷珍亲书“李大钊同志精神不死”的会标,并致悼词,这次纪念活动锻炼了党组织,发动了群众。
  胡廷珍从临夏返回兰州,正值蒋介石开始-大-,革命形势急转直下之际,冯玉祥也开始“清党”,下令“礼送”共产党员离开国-军。1927年6月22日,胡廷珍同王孝锡到西安,无法立足,又转赴革命形势比较高涨的武汉,在武汉终于找到党的地下交通站——长江书店。与党组织取得联系后,奉组织“仍回陕甘宁工作”的指示,返回甘肃。先在宁县太昌镇王孝锡冢中落脚,与共产党员任鼎昌取得联系,并研究决定:“为保存革命力量,分头在平凉、宁县、导河(今临夏)进行地下活动,联络社会进步力量,武装反抗国民党右派的血腥-。”是年秋,胡廷珍不顾国民党沿途关卡的严密搜捕,取道天水、临洮秘密返回导河。导河县政府已没收胡廷珍家产,并出动-,日夜搜捕胡廷珍,使他在家乡也无法安身。
  民国十七年(1928),胡廷珍为暂避搜捕,化名王文,转移到永登、永靖、青海循化、保安等地秘密开展革命活动。7月,导河特支被破坏,特支负责人杨松轩、李剑虹被捕,无法立身,民国十九年(1930)2月,胡廷珍携妻子儿女奔赴新疆,继续开展革命活动,在新疆绥来县(现玛纳斯县)被国民党当局抓捕杀害,时年仅31岁。
你可能对下列名人会感兴趣
临夏州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