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肇国
望族后裔
为了弄清刘肇国的家世,我从杨市“蜜湖刘”的第二十二代孙、市人防办主任刘时军那里淘来了民国九年(1921)和1990年两次重修的“刘氏族谱”(以下简称《族谱》)。从《族谱》中我再次确认了刘肇国这支刘姓先祖是元朝末年、明朝年初,从江西安福县郊的蜜湖这个地方迁徙到潜江今杨事办事处刘岭村的。为了以示与其他刘姓的区别,因而称之为“蜜湖刘”。深入研究《县志》和《族谱》,从中了解到杨市“蜜湖刘”从第五世刘缘开始,就称得上官宦之家了。刘缘在明宪宗时期任过河南南阳的知县;第七世刘淯是明潜江最著名的乡绅之一;第八世刘道隆任过明朝万历年间的通政使。刘肇国是刘道隆的侄孙。
“蜜湖刘”有“耕读治家”的好传统。刘肇国的爷爷刘履道,也是一位寒窗苦读、乡试中举、取得了入仕做官资格的人,但他惦记着庞大的家业需要人经营等原因,并没入仕。刘肇国的父亲刘采是刘履道的第三子,以庠生(县儒学的学生)终止了仕途的拼搏,经营祖业。刘采娶了欧阳氏、李氏、郭氏三房太太。欧阳氏在万历三十一年(1603)生了刘肇国;李氏在万历三十三年(1605)生了刘信国。刘肇国十岁那年,刘采不幸病逝,留下了刘肇国、刘信国兄弟俩和三房太太,当然还有庞大的家业。最凄婉的是郭氏,刘采辞世时,她尚没生育,年仅二十二岁,正值青春年少,却终身没改嫁,而守节寿终正寝,由此,郭氏进了旧县府的“贞节坊”。
刘肇国虽然幼小就失去了父亲,但因有良好的家庭背景,并没让这孤儿寡母过着孤苦伶仃的日子。肇国的母亲欧阳氏的哥哥叫欧阳燧,即刘肇国的舅舅,是朝廷命官。当时,他以岁贡身份先授黄州训导,后迁升今江苏盱眙知县。刘肇国从小师从舅舅,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加之他“少负异才,笃好经史,博闻强记”,拼命苦读,到了三十而立之年,终于中了举人。《县志》上有这样的记载:刘肇国“十岁而孤,其舅欧阳公燧授之学,燧博闻强记,忠节君子也。肇国亲承其教,文章行谊为有本云”。
刘肇国十分讨舅舅喜欢,当他成年后,欧阳燧又将其女儿许配给他为妻。欧阳燧既是刘肇国的舅舅,又成了他的岳父。《族谱》中收录了一篇刘肇国在其嫡母欧阳氏逝世后所写的《祭欧阳恭人文》(以下简称《祭文》),文中称:“予依于岳父,遂得良师。予少失父训,岳父教汝读书识字。予虽暴弃而不至沦落者,岳父之力也”。在欧阳燧的言传身教之中,刘肇国又经历十年寒窗,先后四次进京参加会试,终于在崇祯十六年(1643)中了进士。这年他正好四十岁,几经拼搏,刘肇国终于走上了中国古时候有识之士穷毕生之力,拼命想挤入进授爵禄的塔顶之中,这既实现了其光宗耀祖的夙愿,也了却了舅舅、岳父欧阳燧的心愿。《县志》是这样记载的:刘肇国“崇祯癸酉(崇祯六年,即1633年)举人、癸未(崇祯十六年,即1643年,是明朝的最后一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
刘肇国娶妻两房。第一任妻子是欧阳氏,肇国在《祭文》中写道:妻欧阳氏“屡生子而不育,仅存三女,0以为忧”,于是他选择其弟刘信国的儿子刘侁(shēn)立嗣为子。后又娶王氏,生一子,即刘俛(fǔ),刘俛,举人,官至常州同知。
仗义偿逋
刘肇国之所以三十岁中举后,到了四十岁才中进士,这与他豪迈好客,仗义疏财,有“置驿投辖”(西汉京兆史陈遵特别好客,每有客人至他必在馆驿中热情接待宴饮,因恐客人中途离去,就令仆人将其车辖投入井中)的性格相关。
《县志》记载:刘肇国“家固贫,食客常满座”,“每贫交故旧,四方士怀刺远投,必竭情优遇”。从刘肇国死后,他的两个儿子为其所撰《学士阮仙公行状》(原文见其《族谱》,以下简称《行状》)一文中得知,刘肇国的父亲刘采为子孙是留下了可观家产的,他家除了在刘岭(古时称崔家垸)有百顷良田,在县城西郊还有别墅,并在离县城四十多里东南面的江汊垸(今渔洋镇拖市村)置有大片收租的田产,不然是不可能供刘肇国年近四十还去谋考功名,也不可能供刘信国去京城国子监读书的。就是这么丰厚的家产,因肇国两兄弟读书应考,尤其是刘肇国喜欢交友,豪迈好客,有四方志士、学友、文友都喜欢到他家相聚,时常高朋满座,吃流水席,弄得家里仆人都叫苦不迭。刘肇国人到中年时,已有“家固贫”的感觉了;从《族谱》中了解到,他在《祭文》中说道:“予少好浪费,门有索逋(bū,即欠债),家无晨炊,以至先世之产业典鬻几尽”,“代人偿逋至数万金,而汝无怨言”。
其疏财仗义之举,最让人佩服的还有一件事:一年,家乡遭遇大饥荒,很多人都-逃荒讨米去了,并有不少人被饿死。同里数十位前辈找到刘肇国,请他出面找沔阳钱庄老板贷款买粮度饥荒,待来年年成好了,大家再去还款。刘肇国仗义为乡邻签了书卷,借款一千多两银子。结果,到了第二年,家乡又遭受水灾,田舍被淹没,原有借款户谁也还不了钱。刘肇国二话不说,主动地变卖祖上传下来的田产,一下子还清了贷款,随后将乡邻们向他所打的欠条全部烧毁,并毫无怨言。《族谱》中《行状》一文有此记载:某年“岁饥,里人数十辈请贷于沔水钱中丞公,先君为书券贷千金给之,继而里人逋负(即欠负款物不还),先君鬻产以代,竟焚其券,无怨言”。
《行状》还记载了刘肇国从京城扶母灵柩回家乡安葬后,在“丁忧”的这三年时间里,他又仗义为家乡人民办了不少实事和好事。“甲午(即顺治十一年),王师进剿滇黔,取道潜水,供应不赀(zī,同资)。邑大夫难之,邦人大恐。先君亲诣师梁公军,令其以纪律约束,由潜入荆秋毫无犯”。这里说的是清顺治十一年(1654),朝廷有一支准备去进军云南、贵州,剿灭仍在那里活动的南明永历朝廷的军队,取汉水借道潜江,因军需供应短缺,需休整补济,士大夫及老百姓知清军入驻,都十分害怕。刘肇国得知后,即找到带军的梁将军,令其严明军纪,约束士卒。刘肇国的话还真灵,这支军队路过潜江对老百姓秋毫无犯。
《行状》记载刘肇国向朝廷请筑沙洋汉江堤,准奏后,他又致书组织筑堤的马太守,要他“省朝廷金钱,惜小民膏脂”。同时,还记载有,当时潜江很多人弃田流落他乡,州、县-极力阻止这些人外逃,并要治外逃者罪。刘肇国对这些-说:“为政如张琴瑟”,你们要多关心老百姓疾苦,为他们创造安居乐业的条件。老百姓对刘肇国“至今颂德不衰”。
甘鹏云先生在他所著的《潜江旧闻录》一书中,记录了刘肇国更为传奇的仗义行为是“赎宫人”(即风尘女子,或曰记女)一事。南京秦淮河畔有一姓徐的风尘女子,人长得十分清秀漂亮,并显得十分淑女,尤其是诗词歌赋文采飞扬。明朝灭亡,清军入关后,徐氏流落京城街头,憔悴摧伤,甚是凄凉,“刘肇国挥金赎之,以赠友人邵某”。邵某携徐氏“归居泰州之枕村”,徐氏入嫁后又写了不少诗,并被刻入《诗观》一书。这里录其中几句;“昭阳遗孑谪人间,曾列龙楼第一班;杨柳折来风雨夜,芙蓉分得水云颜;不知世上无金屋,犹说台前赐玉环;薄命今生遥集处,伤心何地可容闲”。甘鹏云先生对此说:“曹瞒赎文姬(指曹操赎蔡文姬),千古传为美谈,以学士之较之,无多让也”,把刘肇国的行为与曹操相比。
两朝翰林
刘肇国是明崇祯十六年(1643)中的进士,随即被选入“翰林院庶吉士”。不是中了进士就可入翰林院的,只是其中有培养前途,有潜质能力的优秀分子才能被选入翰林院。入翰林院可是科举时代士大夫梦寐以求的人生理想。
翰林院从唐朝开始就是朝廷的重要机构,其主要职责是为皇上起草诏书等机密要件,讲解经籍,记载皇帝言行起居,修编国史等;也是“养才储望”之所。入翰林院者称之为翰林学士。唐朝以来,朝廷的内阁辅臣大都来自于翰林院。如唐朝的杜甫、张九龄,宋朝的苏轼、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明朝的宋濂、方孝孺、张居正,清朝的曾国藩、李鸿章等等都是翰林学士出身。翰林学士始终是社会中地位最高的士人群体,它集中的是当时知识分子中的精英。刘肇国就是潜江有史记载以来并不多见的翰林学士之一。
刘肇国入翰林院最初授职“庶吉士”(从七品),它是明清两朝对刚入翰林院学士授予的短期职位,也是起点职位。刘肇国入明朝翰林院时运极不佳。崇祯十六年是大明王朝最后一年。这年正月,李自成破承天(今湖北钟祥)、汉阳、襄阳等湖北全境,接着又攻下陕西、甘肃等地;十月张献忠又夺下湖南、江西、-等地。清军破山海关以北三府、十八州、六十七县,并逼近紫禁城。面对内忧外患,崇祯皇帝过着惶惶不可终日的日子,岌岌可危的朝廷已乱着一团。明朝灭亡也是大势所趋,就是孙武在世,用其《孙子兵法》去指挥应战,也是无力回天,何况刘肇国这些刚入仕的翰林学士,此时轮不到他们去进言献策了。刘肇国虽有满腹经纶,而难有用武之地,他在翰林院过着焦虑不安的日子。
次年三月,李自成攻占紫禁城,三十三岁的崇祯皇帝自缢身亡,四月李自成在京称帝。李自成皇位还没坐热,五月多尔衮即入京城,李自成弃城西撤。十月清世祖顺治皇帝登皇位,史称顺治元年。刘肇国等一大批前朝文武-游离在改朝换代的焦恐不安之中。好在顺治帝采纳了一批有文韬武略之谋的汉人建议,当然,顺治也还算是一位懂得安邦兴国、抚民用人的明主,至少他比只会烧杀抢夺的李自成英明。如清军入关进京后,顺治帝下令严禁士兵抢夺财物,杀戮百姓;凡投诚前朝-将量才施用;对其他还在抵抗的将领多采取劝降之策;厚葬崇祯皇帝等等,一下子稳固了京城,稳定了人心。
《县志》和《族谱》均记载:顺治二年(1645),刘肇国被选进清朝的翰林院。清朝的翰林院沿袭明朝建制,内设三院,即国史院(主要负责修编国史等)、秘书院(主要负责草拟诏书机要等)、弘文院(主要负责科举命题、阅卷、监考等)。这次刘肇国授弘文院检讨。随即1645年他奉命赴江南(指今苏南和浙江、上海等地)执掌乡试。刘肇国很注重为朝廷选拔人才,这次他经手录取举人一百四十五人,这些人次年春进京参加殿试,半数中了进士。《族谱》是这样记载的:“乙酉(1654),奉命典(典,即执掌、主管之意)试江南,得隽百四十五人。联翩捷,南宫半余以次年成进士”。同时记载:“丙戌(顺治三年,即1655年),复受命典武会试,取进士二百人,其为朝廷保障封疆者,亦不胜其数”。《县志》记载:“丙戌典武会试,所得多奇士,如提督梁公化凤,勋业尤著”。
随后,刘肇国不断得到升迁重用。因为他有伯乐识马的眼光,先被提拔任了监司业。主要掌管儒学、训导之政,相当于现在大学的教育长(教务长),官职五品。在这里刘肇国又发现培养了清代名臣熊伯龙。后来又擢升国史院掌院学士,即国史院的最高行政主官。刘肇国主要负责纂修实录国史和皇帝言行等工作。《族谱》记载,他对“三代之是非不阿不激,时称信史”。
致仕葬母
刘肇国父亲娶有欧阳氏、李氏、郭氏三位太太,所以他称母亲的就有三人。嫡母欧阳氏在刘肇国没有进京做官之前就因病逝世了。李氏是临桂知县刘信国嫡母,只能算是刘肇国的养母。刘肇国的两个儿子刘侁、刘俛在《行状》中写道:先君“自居官之日,即迎养两祖母,郭祖母静理白业辞不就行,唯奉祖母李夫人入京邸”。
顺治八年(1651),随刘肇国居京城的李母病重。他除每天为李母敬香祈祷之外,自己还亲自给李母喂汤药,精心照护李母甚至“衣不解带者百余日”。刘肇国的孝道之情也没能感动佛祖,他在向皇上陈情拟告假以送李母回归故里,而圣恩没下时,李母撒手人寰了。悲痛欲绝的他日夕悲号。《行状》写道:李祖母弃世后,“先君痛不欲生,塑祖母遗像,长跪膝前,茹淡三年,日夕悲号,常居于神像前,亲观祖母坐莲花上笑若平生,谓孝思所致也”。
母丧后,刘肇国没能遵其遗嘱回故里安葬,使他心中总有愧疚之情和负罪感难以排遣。李母常托梦于他,念及家乡故人和子孙,使他寝食难安,常年处于悲伤之中,加之工作的劳累,以至“忧伤劳瘁,感而成疾”。于是,他告假回故里葬母。刘肇国“蒙圣恩,渥加优恤,钦予祭葬”。《县志》载:“生母李太淑人(此记载有误,生母是欧阳氏,李母是养母或称庶母)卒,肇国饭素茹淡三年。塑母像于佛前,长跪膝下,诚孝所感,尝有异徵。扶梓归,钦予祭葬”。
李母享年六十八岁,她辞世后,刘肇国在回故里安葬李母时,曾写了一篇《告李太恭人文》的祭文(《家谱》收录其中。以下简《祭文》)。《祭文》的确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现摘录几小段:
我嫡母晚年婴疾,一切内悉付我母。我母曲体其意,勤俭和顺,以相我父,慈严兼备以教两儿,期以慰我父”。“我母率两儿以奉我嫡母,视问调治阅十余年,犹如一日”。“两儿少时禀赋胆怯,资质鲁钝,我母日以为忧。及两儿稍习人事,复暴弃荒废,不能自振,我母又以为忧”。“当兵火之际,奔走流离,儿则远违膝下,母不当责儿远游,而犹以儿为念,汝何以报我母于万一”。“我母日念六弟(指刘信国)远在武昌不得常见,今六弟与儿并伏于前,而我母寂然也。呜呼痛哉。我母念诸孙子、诸孙女,恨不及一日见,且日以儿之子嗣祝于神明,儿今年八月亦举一子(刘俛),合诸孙八人,诸孙女九人围绕左右,而我母寂然也”。“我母之左穴,虚以待儿以为慰否耶”。
刘肇国回归故里将李母合葬于其父墓地,即荆门三汀里之东,土名巨家庄,随后在墓地栽树植草,结庐奉祭。刘肇国的这份孝道,让世人感动之余,亦为吾辈敬仰之。
葬母丁忧期满后,刘肇国以身体欠佳为由,奏请辞官,《行状》记载:“蒙赐温旨,候病痊起用”。也就是说顺治皇上恩准了其病休奏请,并明示待病痊愈,即重新启用。刘肇国在为李母守陵及闲居家乡后,写下了“圣恩放作山林客。世业留为田舍翁”等诗篇,后自号“田舍翁”,留下了不少诗作。《县志》记载,当时刊印有其自著《茭湄集》一书,共收录诗词一百二十多首,现在留传的不多。马荣华先生所编著的《潜江文史精华》一书,收录有刘肇国《秋田叹》一首,摘其中几句:“禾苗犹在田,借贷输官税;积雨失堤塍,占天独望岁;临风无一言,望若挥长涕”。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苛税的不满,对黎民的同情。
从他上述几句诗文中,已经看出了刘肇国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朝政的不满。表面上他只是借身体欠佳的原因致仕,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他在朝廷锋芒毕露,擢升太快,多遭嫉妒,并闻之有人谗言对他不利;他甚至看到了他所从事的“典乡试”“典会试”及“实录史”等工作暗藏着杀机;同时,从顺治八年(1651)开始,清朝政权已趋于稳固,对朝中汉人-已开始被歧视、排挤,他已是被排挤之列,因而,他选择了辞官避世。
刘肇国这一睿智之举,让他避开了几场杀身之祸,不能不说他有过人的先见之明。顺治十四年(1658),因“科场案”,顺治帝下旨杀了两名主考官和两名作弊录取的举人;次年,又因“科考案”,惹发圣怒,杀了江南两位主考官及绞决了十八房的所有人,河南、山东、山西等地的考官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惩处。
顺治十六年(1659),刘肇国在儿子刘侁的陪同下宦游江淮,客居广陵(今扬州)石塔寺时,突然生病,卒于僧房,享年五十七岁。葬于“本县毕公乡,江汊垸”(今渔洋镇拖市村西)。《县志》记载:这个地方,他生前曾修建了一座“印心庵”,长子刘侁在康熙十五年又进行了重修。现任市住建设委副主任、渔洋镇原镇长余启新,他老家就在拖市村。他告诉我:听老人们讲,民国时期刘肇国的后人(十八世)刘昌英等,在拖市街上十重院落的房子,家业非常庞大,几乎占有半条街。二十世纪“农业学大寨”,公社在搞土地平整时,将刘肇国墓碑及墓葬作“封资修”的东西给毁掉了。另我从《县志》等史料中,还得知保留于民国末年县府前“乡贤祠”中的刘肇国牌位和碑文等,新中国成立后荡然无存了。
这给我等喜好访古探幽之人及刘氏后人留下了无限遗憾。
下一名人:刘若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