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士渊
这要么是地方志的遗漏,或者说在这两个朝代里潜江根本没修志,也许其他史料有所记载,却因年久而失传。因为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知县刘焕在纂修《潜江县志》(以下简称《县志》)时,只提及最早的《县志》是明“成化壬戌年”(此处错误,明宪宗朱见深在位二十三年的成化年间没有“壬戌年”,应该是弘治十五年,即1502年),纂修者是时任知县史华。只可惜,此志书当时就已佚亡。现在我们责怪古人或叹惜历史毫无意义了,还是说翰林学士林士渊。
《县志》对林士渊有两处记载:一处是(卷五)“学校志、庙制、附书院”。在“书院”这一节,原文载:“石桥书院,在县治西龙渊市。元泰定间,学士林士渊建,久废”。另一处是在(卷十三)“选举志上、荐辟、进士、举人、贡士”。在“进士题名”这一节,原文记载如下:“元进士,林士渊(旧志翰林学士)”。林士渊在“进士题名”处排列第二,排列第一名是宋朝的毕状元。总共三十来个字,要立起一位鲜活的翰林学士的确有些为难。笔者只能通过一番踏勘和查考去了解林士渊,所获虽然非常有限,但弥足珍贵。
上述所言“县治西龙渊市”,正是现在王场镇林圣村一带。因为元太祖成吉思汗统一中原九十多年后的1293年前潜江县衙就在今高石碑镇的蚌湖村,林圣村正是“县治西”。为确认林士渊就是如今林圣村人,我先后找了在市政府办公室工作的林士义同志,他老家是周矾办事处东荆村。我要他查了家族谱,寻访其家族和当地的老人,看与林士渊是否有可考的宗族关系?士义很是费了一番工夫,但没有给我预想的答案,不过他给我提供了一条很有价值的线索,说东荆村的林氏家族与王场镇林圣村的林姓是同一家族。
2014年9月25日,我在市人大常委会预工委主任张军、王场镇党委副书记黄卫东和王场方志专家谢先阔老师等人的陪同下,再次寻访林士渊祖籍和后人。我们走进了林圣村及与其接壤的官户村(官户与林圣原本就是一个村,后分离出来的),谢老师告诉我们,2008年他在主编《王场镇志》时,听老人们讲起,与林圣村接壤的官户村,古时候曾出了一位姓林的部长级的高官,因此就有官户村这一地名,并说这位高官死后葬于林圣与官户村接壤之处。于是我们一行来到官户五队人们所说的古墓葬地进行踏访。官户村的何尊安会计站在墓地告诉我们,这里旧时留下来的林姓古墓非常宏大,墓冢很高,前面有一很大的三重门石牌坊,当地人都叫他林家狮子牌坊,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人们搞水利建设,因缺砖石料将牌坊石料和古墓砖石拆除建了涵闸。
随后,我们一行走进了林圣村,村书记将我们带到二队林开元的家。林开元老人搬来1992年重新刊印的《林氏族谱》(敦本堂),全套十五册,足有百万字以上,一尺多高。对族谱研究较深的林开柏告诉我们,林士渊属四房二支,族谱上有其功名载,是否是今林圣村人还难确认。林士渊祖籍是否在林圣村并不重要,反正他是史书上记载元朝时期潜江著名的历史名人之一。
林士渊中进士,应该是在元延祐年间。因为《县志》记载他修石桥书院是“元泰定间”。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其在位只有四年多的时间,即“泰定间”是1324年至1328年。而古时候,凡朝廷命官,其在位时是不会回家做恩泽乡邑之事的。一是他无权调度朝廷的银两去为家乡谋福祉;二是即使当官有俸禄节余或灰色收入,也不愿去办有可能招惹是非的事。也就是说林士渊修石桥书院,应该是他功成名就,告老荣归故里之后而做的事。元仁宗帝(爱育黎拔力八达)在位的“延祐”年间(1314~1320)。这个时期也是元朝最重视科举选用人才的时期。据史记载,元仁宗延祐元年,仁宗帝启用了齐履谦为国子监司业(头领),他搞了一个“升斋积分进士”之法,于是“人人励志,多文学之士”。延祐二年,廷试,取进士五十六人(超过常年的三分之一),当年将乡试的举人安排了七十多人任了七品官,还有六十多名授了府、州教授、学正等。这离林士渊致仕而归相距十来年时间。石桥书院是有史记载潜江最早的书院之一(仅比元朝重臣姚燧修建潜江最早的白鹤书院晚四十来年),这为潜江崇文重教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翰林学士从唐朝开始便成为皇帝的心腹,具有皇帝机要秘书的身份,承命撰拟册立太子,征伐、大赦及所有重要的文书诏诰等,经常伴随皇帝值宿禁宫,时常出谋划策于内廷,是“参谋禁密,权任独重”的重臣,常常能升为宰相。元朝沿袭唐宋旧典设翰林院,基本上采取“以汉制汉”之策,选拔出为数不多的学识渊博、品行端正者充任翰林学士,林士渊是其中之一,这是潜江人的骄傲。明朝时期的训导叶善曾写下一首诗对林士渊和石桥书院进行了缅怀:
昔人有志绍先贤,构得藏修屋数椽。
暖席春风悬绛帐,寒灯夜雨对表编。
事同岳麓千年著,名并匡山万古传。
今日题诗追旧迹,余光还耀石桥边。
下一名人:史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