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 > 湖北 > 潜江市 > 名人

潘之祥

  (一)
  今江西婺源县(旧时属安徽辖)西北部的鹅峰山下有一个闻名于世的千年古村寨,名叫坑头村(旧名叫桃溪村)。坑头村(包括今孔村、豸峰)又因始迁者潘逢辰建居后其家族人才辈出而出名,尤其是从明朝中期开始,潘氏家族科举鹤立,冠冕云集,先后出了潘珏(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潘珍(明弘治五年,1502年)、潘錡(明正德六年,1511年)等荣登皇榜的九位进士,出任七品以上文武-二十三人,有“二科六举人,两榜四进士”,“一门九进士,六部四尚书”之美誉。潘之祥,就是九进士之一。
  康熙《潜江县志》(以下简称《县志》)是这样记载的:
  潘之祥,字伯和,婺源人,进士,万历二十八年除,下车初,税珰(dāng,宦官)煽焰,邑里骚然,之祥括赎应之。暴益甚,民将不堪,之祥缚不逞数人,投之阳侯之波,群凶敛迹。莅任四年,均徭役,理学校,修邑乘,建浮梁,掩遗骼,有保厘之实,无更张之扰,循声著闻。以征召去,越数年,后令安尚礼纪其绩而勒诸石。
  另从甘鹏云先生《潜江旧闻录》(以下简称《旧闻》等史志中得知,潘之祥是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的进士,他主政潜江时间不算长,但政绩赫然,是潜江有史记载的著名贤令之一。
  (二)
  潘之祥的政绩,主要表现在重视各项基础建设。
  一是筑石矶固城。旧志曰:“吾邑水徙无常,今日之势,西高而东下,数年后,危在邑治矣”。他上任伊始,即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潜江贞石记》记载的是万历二十七年任知县),巡视县城,发现经洪水冲击,临河城墙即将倒塌,即筹资筑石矶固城墙。《县志》载:“自水府庙,下至干河口,计一百二十五丈(约四百一十六米)”,同时,他将前任知县朱熙洽修建的干河石剅进行扩修,“长阔倍之”,大大减缓了环城之水对城墙的冲刷。
  二是修建“戒石亭”。县衙南甬道中,在元朝至正十年(1350)时任知县明安达立了一块“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的“戒石铭”,万历二十八年,潘之祥在戒石铭上建了一亭,名曰“戒石亭”,以此作为-的道德和行为规范。
  三是建“阴阳医学馆”。旧县衙东边在明洪武十七年(1384)建有阴阳学(馆)和医学(馆),后任知县因失修而废止,到了潘之祥任知县时已时隔百年,即名存实亡。他上任的第五个月,即将两馆合一进行重建。当时辞官在家养母的李鸣(曾任陕西西乡知县)为此写了一篇《合建阴阳医学碑记》(详见《县志》和《潜江贞石记》),其中写道:“邑治东,旧有阴阳医学,岁久馆废,署鞠为囿(yòu,养动物的园子)”,“潘公莅政甫五月,度便兴利,与民休息”,“合两学创一署焉”,“诵者载道”。
  四是开“一字街”。旧县城有正街、东街、西街、十字街等街衢。正街从县衙门前由北直达南门,商铺、馆舍、民居十分拥挤,潘之祥在县衙前新建了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左之儒学,右之城隍庙”,取名“一字街”,这即解决了正街拥挤问题,又扩大了城市规模,同时也为学子求学,民众敬香提供了通达之道。
  五是新建“致斋所”、重修“状元坊”,添置学田。潘之祥崇文重教工作做得非常扎实,县衙前之左是县儒学,他在儒学前的泮池东为-和学子新建一斋戒沐浴场所,取名“致斋所”;同时,对儒学前为宋朝潜江的毕渐状元所立的“状元坊”进行了重修,为学子树立求学至仕的标杆;旧时县儒学除了教谕、训导吃皇粮外,还有斋夫、膳夫、门子约干人,这些人的薪饷除了收取的学杂费外,大多数靠官府购置的粮田租金支付,“边江垸(今杨市佘口村一带)三十三亩(学田),万历二十八年,知县潘之祥置”,由此免除了师生的后顾之忧。
  六是重建“关帝庙”,移建“元祖阁”。三国大将军关羽曾率兵驻守过潜江,被潜江民众视为忠义武勇、拯弱扶危之神灵在供俸,旧时潜江县境内的关帝庙十多座,其中城内就建有两座关帝庙。潘之祥在任时重修了县城西北面(今泽口信心村靠东荆河的陶朱铺)忠义铺(祠)旁边的关帝庙,并亲自撰写了一篇《汉夫子祠记》,被收录于《县志》之中。县城南二里(今潜江中学一带),在明正德年间由道士李通庆募建有元真观,几度重建而历经风雨又毁损,潘之祥主持移址到三元阁重建元真观,并重新命名“元真阁”。
  七是浚修泗港水道。今天门市沿汉江的张港镇、多宝等乡镇1954年之前属潜江所辖,其今泗港村有一条分流汉江之水的自然古河道(与今东荆河相似)名叫泗港河,天门的豪强仰仗钟祥守皇陵的太监之势,为保自己免受汉水之患,经常将河道堵塞,使潜江人承受汉水泛滥之灾,为此潜江人与天门人为疏塞泗港河道时常对簿公堂。能将泗港水道进行浚修说明时任县官是一位为民做主极有作为的好官,《县志》载:“万历二十八年,知县潘之祥浚修泗港水道。近港市豪强阉竖为奸,塞之”。为此潜江人民对潘之祥勒石称颂。(见《贞石记》)
  (三)
  潘之祥因在潜任知县政绩卓越,即被调入京城升任监察御使。他荣升离潜后,潜江人民专门为他建了潘侯祠,并列入名宦祠供俸。其故交,时任礼部司仪司主事的袁宏道(后世所言明朝著名的“公安三袁”兄弟之一)在他离开潜江时写了一首《送潜江潘明府伯和入计序》,其中写道:“尚玺卿潘去华,忘齿交,余兄弟深相知”。潘之祥在监察御使的任上秉公办事,仗义执言,南昌知府周起元曾遭遇小人诬陷被罢官,由于有潘之祥为其鸣不平,免除了牢狱之灾。
  他在任山西道监察御使巡视长芦盐区(今河北沧州市)时,廉洁公道,查处了一批贪赃枉法者,并上奏朝廷要任用贤能,重事权,改革官盐专卖体制,严厉打击盐官的不法行为。后又升任江西布政司参政(相当于今副省长),分巡南昌、上饶、九江三郡。后因新增“捐湖关税”与巡抚意见不合,无奈之中称病辞官归里。
  潘之祥归里后朝廷屡派使者劝其重新出任他职,他均决意辞绝。他在故里婺源坑头村,除了隐居著述之外,再就是利用自己的馆舍教书育人。
  2010年我曾走进了建于明万历晚期的潘之祥故居,其故居粉墙黛瓦,典型的徽派建筑,前后两进屋,前后堂之间有太师壁相隔,正堂三间两房,深幽的天井,青砖铺地,方格门窗,梁枋雀替等雕刻图案十分精美,后堂是三层楼,中为小天井,两侧有廊房。从其布局摆设之中,我仿佛看到了刚正不阿、果敢办事、勤政为民一代循吏的形象。
你可能对下列名人会感兴趣
潜江市导航